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,微管就像细胞内的 “高速公路”,负责物质运输、细胞分裂等关键任务。但想在活细胞里看清它们的动态,曾是个麻烦事 —— 传统方法要么需要基因改造(比如表达荧光蛋白融合的微管蛋白),要么染料毒性大,刚染好细胞就 “罢工” 了。

而 SPY555-tubulin 的出现,相当于给研究者递了一台 “微管专用高清摄像机”,直接解决了这些痛点。

一、为什么说它是活细胞微管的 “理想染色剂”?

作为 SPY™染料家族的一员,SPY555-tubulin 的核心优势可以总结为三个 “无”:

二、光谱特性:和常用染料 “百搭”,显微镜不用 “换装备”

三、实验操作有多简单?像 “泡咖啡” 一样方便

  1. 配液:冻干粉末用 DMSO 溶解,配成 1000× 母液(50μL 规格刚好够约 100 次实验,想省着用还能减少染色体积或浓度)。
  2. 染色:把母液稀释到细胞培养基里(终浓度 1×),37℃孵育几分钟,微管就会被特异性标记,甚至不用洗去多余染料(背景极低)。
  3. 成像:宽场、共聚焦显微镜都能拍,活细胞能连续观察几小时,连微管的动态组装 / 解聚过程都能清晰记录。

四、哪些研究场景特别适合它?

技术参数速览

参数详情
激发 / 发射波长555 nm / 580 nm(匹配 TMR/Cy3 滤光片)
荧光寿命2.4 ns(适合荧光寿命成像分析)
适用样本仅限活细胞(固定细胞不适用)
储存条件-20℃避光保存,DMSO 母液可分装冻存
超分辨率适配STED depletion 波长 660 nm 或 775 nm

简单说,SPY555-tubulin 就像为活细胞微管量身定做的 “荧光追踪器”—— 无需复杂操作,就能让微管的一举一动在显微镜下无所遁形。对于想直观研究微管动态的研究者来说,它可能是目前最省心的选择之一。

你在实验中用过哪些顺手的细胞骨架染色剂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