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aloTag™系统真是个好帮手。但好马配好鞍,标记探针的选择至关重要。今天就想和大家深入聊聊我实验室里高频使用、效果惊艳的一款探针:SPY505-CA (也就是文献里的MaP510-Halo),它绝对是我做绿色通道标记的“秘密武器”之一。
为什么我偏爱SPY505-CA?几个硬核理由:
- “亮了才干活”,荧光增强太省心!(Fluorogenic)
这是它最打动我的点。普通的荧光染料,没结合目标之前就可能发亮,背景噪音让人头疼。SPY505-CA不同,它属于“荧光增强型”探针。简单说,就是在自由状态下很“低调”(荧光弱),一旦精准结合到HaloTag融合蛋白上,瞬间“光芒四射”!这种特性带来的超高信噪比,在观察活细胞动态或者做超分辨时,简直是质的飞跃。它的光谱也经典,激发/发射峰在512nm/531nm,用实验室标配的FITC或YFP通道就能搞定。 - 出入自由,活细胞的“通行证” (Cell Permeable)
做活细胞成像,最怕探针进不去或者进去的过程把细胞搞死了。SPY505-CA的细胞膜通透性非常优秀。直接加到培养基里,它就能自己溜进细胞,找到并标记目标HaloTag蛋白。省去了显微注射等麻烦操作,对细胞也更友好,能让我们看到更真实的生命活动。 - 超分辨成像的“尖子生” (Super-Resolution Optimized)
既然追求超分辨,探针的光物理特性必须过硬。SPY505-CA在这方面是经过《Nature Chemistry》 (Lu Wang et al., 2020) 验证的“优等生”。- STED成像: 它搭配595nm的损耗激光效果拔群,能轻松突破衍射极限,把那些模糊的结构看得清清楚楚。约4.0 ns的荧光寿命也让它在复杂环境中更稳定可靠。
- SIM成像: 同样表现出色,提升分辨率毫无压力。
无论是想看清细胞器的精细结构,还是追踪蛋白复合物的精确定位,它都能胜任。
- “百搭”选手,兼容性极广
- 样本通吃: 不光活细胞能用,对各种固定方法(甲醇、多聚甲醛等)处理后的细胞和组织切片也完全兼容。实验流程灵活多了。
- 平台友好: 从基础的宽场显微镜、常规的共聚焦显微镜,到高端的SIM、STED超分辨系统,它都能无缝衔接。实验室有啥设备,基本都能用上它。
- 标记稳如磐石 (Covalent & Specific)
SPY505-CA通过其氯代烷烃 (CA) 基团与HaloTag蛋白形成牢不可破的共价键。这种标记是高度特异且永久性的。标记后,任凭你冲洗、固定,荧光信号都稳稳地锚定在目标蛋白上,不用担心脱落或漂移,数据更可靠。
开箱即用,细节贴心:
- 到手包装: 一小瓶冻干粉(10 nmol),看着很精贵。按说明用DMSO溶解,就能配成50 μL的1000x母液,-20℃存着,随用随取,方便得很。
- 用量实在: 厂家说按标准条件(0.5ml染色液,1x工作浓度)能染100次。亲测下来,如果做的是小体积染色(比如96孔板)或者目标蛋白丰度不高,稍微降低点浓度,染个150次+也是可能的,性价比相当不错。
- 运输储存省心: 室温运输就行,不用操心冷链。长期储存也简单,-20℃避光即可(母液也一样)。
我用它做什么?典型应用场景:
- 实时追踪活细胞里目标蛋白的“一举一动” (动态过程)。
- 给固定细胞或组织切片中的蛋白拍“高清/超清写真” (定位与表达分析)。
- 在共聚焦上做常规但要求高的蛋白共定位研究。
- STED/SIM超分辨成像,探索纳米尺度的生命奥秘。
- 结合荧光寿命成像 (FLIM),研究蛋白微环境或分子互作。
重要提示 & 一点感想:
- Halo-tag™ 是 Promega 的注册商标,使用这个探针的前提是你的实验体系里已经表达了HaloTag融合蛋白。
- 染色次数是个参考值,根据实验灵活调整浓度和体积才是王道!
更多资讯